第三轮*矿牛市中,中广核矿业(1164.HK)如何实现一年9倍?

2023-05-25 格隆汇

导语:乘风而起

过去一个月,史无前例的热浪席卷北半球。煎熬中的人们用再一次意识到,"碳中和"三个字是多么迫切。

然而,纵观全球能源变革形势,每个国家自身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科技发展水平也不同,很难强求用相同的方式实现减排。

比如,风能和太阳能虽然碳排放少,但都依赖多变的气候条件,为面板和涡轮机提供动力。然而,在一天中,乃至一整年中的许多时间节点,自然界中的阳光和风力并不充足。

这个时候,就需要其他更可靠的清洁能源来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

核能是最优选之一。

据美国能源信息数(EIA)数据,风能和太阳能生产的可靠性分别为35.4%和24.9%,而核能可在93.5%的时间内满负荷运行,是迄今为止最可靠的能源。

更重要的是,与风能、太阳能类似,核裂变反应堆在运行期间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其碳排放量甚至还低于其他可再生能源。

艰难时刻,原本让人又爱又怕的核能,再次变得可爱起来。


1.时代洪流


8月3日,德国**朔尔茨公开表示,基于能源安全考量,正在研究延长该国核电站运营年限。

这是自2011年宣布弃核后,德国政界首次公开支持核电。

德国原有6座核电站,约占全国电力供应的13.3%,其中3座已于去年底关闭。按照今年3**济与环境部的说法,剩下3座也将在今年底关闭。但仅仅5个月过去,****就开始转向。

连弃核先锋德国都转变了态度,核电产业复苏似乎就在眼前。

1970年至今德国运行核电容量变化,来源:世界核协会

而在更早之前,2月11日,法国总统***宣布大规模重振核电计划:为减少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并兑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法国需要立即实施"机构性"能源生产项目——在未来几十年,发电量增加60%。

6月,在总统选举前,他再次主张:法国将从2028年开始建造14座新核电机组。且只要安全条件允许,法将不再关闭现有核反应堆。

这两次演讲,明确了法国核电政策的大方向。

4月,英国政府宣布,将成立一个名为"大英核能"的新部门,目前的规划将总共建成8座反应堆,将在2030年之前每年批准一座新的反应堆,并于2050年前提供英国25%电力。

欧洲三巨头,头一次在能源政策上如此一致。

重启核电,也已成为欧洲国家的主流观点。

近期,波兰披露了建造六座新的核电机组计划;比利时宣布,将2025年废除核能的计划延后10年;荷兰也提出,核能可有效补充地热能、风能和太阳能,并计划新建两座核电站,以减少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

……

在愈发紧张的能源安全与恶劣的极端天气面前,长期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欧洲大规模重新拥抱核电,其实代表着一种大趋势——全球核电正在复苏。

全球核电政策密集**

8月3日,国际*****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小组会议上表示,"全球围绕核电的情绪变化相当快,几年前还处于不受欢迎的状态,现已在绿色能源中再次占据一席之地。"

8月2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要求加速推进下一代核电站开发,以及开展延长核电站运行期限的相关讨论工作。

韩国新总统尹锡悦,**了上届政府放弃反应堆的计划,希望原子能占能源总发电量的30%,并致力于将韩国打造为核设备和核技术的主要出口国,进而推动碳中和发展。

即使是东南亚地区,资金相对紧张的国家也在关注核能。

7月,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告知国会,将探索建造核电站,降低电力成本并提高能源供应。根据民调,79%公民赞成政府修复现有核电站,65%赞成建造新的核电站。

印尼计划在2045年启动第一座核电站,这是该国实现2060年净零排放宏伟目标中的一部分。

新加坡表示,到2050年,下一代核能或地热技术将占其能源结构的10%。

而在国内,8月29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野明确指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三代核电优化升级,推动小型堆供热商业应用、小型堆核能综合利用及海上浮动堆应用。

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也称,未来的核电站将使用与目前标准不同的技术。届时,全球对先进核反应堆的需求价值可达1万亿美元。

为了支持这一趋势,英国劳斯莱斯和美国努斯卡尔等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它们将在十年内完成建造和调试。

......

各种趋势都表明,世界范围内,核电复苏的脚步越来越快。

作为燃料的*矿,也乘风而起。


2.第三轮牛市


各国扎堆重新拥抱核电,意味着对*的需求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攀升。

此前,据世界核能协会预计,*需求将从2021年的6.23万吨*万吨上涨至2030年的7.92万吨*,到2040年还将进一步攀升至11.23万吨*。

但近期"返核"的声音太过强烈,这一预期,可能还远远低估了。

UxC预测的天然*需求缺口

需求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新增需求。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各国已经大量建设风能和光伏。但前文已经说过,这两种能源生产的可靠性不高,要想达到碳中和并保证能源的稳定性,必然新增核电站。

这是必然有的需求。

第二,原本被二手供应覆盖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的另一个属性,即用于做***。直到60年代,*开始出现在民用核能,其浓缩程度低得多。

70年代,被称为"核能的黄金时代",*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一起经历了一次巨大的牛市。直1986年,"核牛"被切尔诺贝利事故打翻,进入熊市。

21世纪初,我国崛起,大宗商品需求增加,*又经历了一个巨大的牛市。直到2011年福岛事故再次被**。

在此期间,各国许多旧**被拆解,用作核反应堆的燃料。于是导致了一个奇怪的***市场:大量的*供应来自这些旧库存,而不仅仅是来自新矿。

目前,核能业每年消耗的*比开采的更多,多年来一直如此。这一差额基本是靠二手供应和现有库存弥补的。

然而,几十年过去,来自于拆解**头的*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有一些估计表明,二手供应正变得紧张,库存很低,特别是在美国。未来5年,美国公用事业公司近2/3的*需求合同供应量将到期,他们将不得不到市场上去买*。

需求如此旺盛,供应方面又如何呢?

2011年之前活跃的*矿公司超过500家,而自福岛事件后全球弃核声音响起,叠加新冠大流行以来全球供应链萎缩,现已经减少至20多家,包括Kazatomprom和Cameco在内的世界最大*矿商,都已减产甚至完全关闭了矿山。

这一点,从Cameco交付的方式也可以看出端倪。据其年报,2011年和2010年,产量和销量相差并不太远。

但最近几年,其产量已经远远小于销量。因为*价已经跌得非常低,远低于公司之前签订的长协**。既然如此,当然不必自己生产,直接在现货市场买入交付即可。

这也就导致,过去几年投入到*矿山建设的资金很少。

2018-2021年,天然*需求缺口分别为20%、19%、26%、23%。

而天然*矿山的开发时间是48到60个月,这也就是说,至少在4-5年内,*矿供给都很难有明显增长。而且新矿山的建设必须有更高的*价做支撑才有可能开启,这将使供给与需求的剪刀差将不断拉大。

据预计,*供应在2025年将下降15%,到2030年甚至会下降50%。

而在2030年以后,现役矿山将大幅的减产退役,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所以长期的供应形势,甚至比未来数年内的形势更严峻。

最重要的,与其他商品不同,*矿期货市场相对不发达。大多数投资者不会通过期货市场,而是通过 ETF、个股或其他现货市场购买。

这就导致,金融机构玩家的入场,也是抬升*价的重要因素。

自去年3月以来,已有大量热钱流入了天然*行业,包括英国Yellow Cake Plc 、加拿大Denison Mines、美国Uranium Energy和enCore Energy、澳大利亚Boss Energy等公司均直接从市场中购买现货*。

比如,自2021年7月成立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实物*基金——SPROTT(斯普洛特实物*信托基金)持有的*燃料从1810万磅攀升至5800万磅以上,资产净值从成立以来的6.3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以上。

这类机构的目的是储存足够多的现货,等到有足够利润空间再卖出。这一行为毫无疑问加剧了市场波动,进一步放大市场情绪,把*价推向了更高的位置。

综上,核能用*在全球范围内必然是一个逐渐增长的行业,且长期处于需求超过产量的状态。

未来几年,随着二手供应变得紧张、全球产量降低且需求大幅提升,*价很有可能将进入长期牛市。

看下图国际*价的历史走势。1968年至今,一共经历过两次牛市,第一次持续了5.3年,第二次持续了6.5年。

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三次牛市,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至今还不到一年。

注意看第二轮牛市中,全球正经历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和通胀上升,与如今的情况非常相似。尤其在本轮周期中,还有迫在眉睫的碳中和加持,行情似乎还要好过当年。

在大时代中,*价是否有可能超过2007年140美元/磅的高点?


3.*"茅"花落谁家


实际上,目前除了部分发达国家,全球核电整体发电占比仍相对较低。

IAEA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只有32个国家在使用核能发电,共有441台在运核电机组,在建机组51台。2021年,总发电量25530亿千瓦时,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为10%。

同时,根据此前的预计,2019年至204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增长15%以上,达到约480千兆瓦。到2040年,总发电量将达到13418千兆瓦,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也显示,去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增长了3.5%,而我国增长了约11%。

我国核电装机变化趋势

前文提到过,天然*行业的特点是开发周期长,而且因为下游核电是重资产行业,对于*原料的供应要求也非常高。

即是说,只有深耕其中多年的老牌矿企才能在这波周期中分得蛋糕。

所以在我国核电兴起,国际*价走强之际,市场中最值得关注的标的是中广核矿业。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纯*业上市公司,也是全球唯一背靠核电集团的纯*业上市企业。

拥有强大竞争壁垒的中广核矿业可将新增产能提供予有巨大需求的中广核集团,并借助国际销售公司的成熟贸易体系和现成资源,在国际市场进行天然*贸易,是对全球天然*行业渗透最深的企业之一。

2021年7月,中广核矿业在行业底部完成了对优质*矿资源,即哈萨克斯坦奥尔塔雷克49%股权的收购,使得公司拥有权益资源量增长87%提升至4.3万吨。

2021年底,奥公司的扎尔巴克*矿已获得哈萨克政府新的地下资源使用合同,并开始矿建筹备工作。

预计到2025年,该公司旗下扎尔巴克矿山达产,中广核矿业的年度权益产能将增至1935吨,是2020年的3.3倍。

在市场供应如此匮乏的环境中,拥有如此大且能持续增长的产能,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目前,该集团奥公司旗下拥有在产*矿中门库杜克*矿,以及在建*矿扎尔巴克*矿,总资源量约4万吨*。其中中门库杜克*矿储量约为2.6万吨*,设计产能为2000吨*/年,目前产能利用率约为80%,在增产降本方面取得了可观成绩。

由于产能和技术提升,以及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中广核矿业旗下矿山的平均成本已从2020年的16.68美元/磅降至13.89美元/磅。

而根据公司最近发布的中报,其产品的销售**却在持续攀升,盈利能力凸显。

"量价齐升"双轮驱动下,最具弹性的中广核矿业或成此轮天然*牛市中的最大受益者。

虽然在过去两年,疫情突发冲击全球供应链,但总体来看,这几年中广核矿业的营收、利润都处于上升态势。

在全球已上市的*企业中,中广核矿业是唯二实现盈利的两家企业之一。而在本轮周期开启前,*矿公司普遍不好过,能生存下来已是不易,更遑论盈利。

这便意味着,在盈利+权益资源量大增的双重利好支撑下,随着天然*行业牛市确定,中广核矿业便是行业中最具弹性的确定性标的,产品的涨价可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盈利。

尤其在今年,地缘危机对供应带来很多此前难以预料的困境,尤其是在能源和原材料供给方面,*价出现甚于去年下半年的新一轮行情。这也意味着,公司业绩很有可能会在今年得到释放,甚至会超越以往的预期。

事实也确实如此。

据公司刚刚发布的2022年中报,中广核矿业上半年实现营业额约24.13亿港元,同比增加31%;实现净利润约3.55亿港元,同比提高886%。

同时,得益于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上升至8.1%,每股基本盈利为5.28港仙,同比增长858%。

来源:公司公告

综上,从各种趋势都可以看出,在新一轮*周期中,中广核矿业的业绩增长势头是预料之中的,且在未来仍将有未见停歇的稳步增长。


4.尾声


有人认为,由于核电站的高昂建设成本、时间延迟、以及目前高昂的天然气**,与这两种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可能更便宜、更有利可图。因而各国新法规的**,对于核电产业复兴究竟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但显而易见,各国在通往净零的道路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考虑,且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些考虑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而是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社会因素等来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至少对现阶段大多数国家来说,核电是在能源短缺背景下的最优选,并将在工业供汽、海水淡化、供暖、制氢、核动力船舶、同位素生产等民用领域拓展。

保障加持,核能利用多元发展方兴未艾。


相关股票: 太阳能 我国核电

崛起的中科系,被改变的我国芯片产业格局

当前,以芯片为代表的信创产业逐步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国产CPU产业强势崛起的过程中,你首先想到的会是哪几企业?答案有很多,但“中科系”的提及率绝对很高。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系”旗下

芯片战场丨芯片领域三箭齐发 英特尔跑步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圣何塞报道在硅谷源泉之一的圣何塞,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正在带领英特尔加速奔跑。当地时间9月19日,2023英特尔on技术创新大会于美国加利

OPPO重启芯片业务?国产芯片或需告别“单打独斗”

财联社9月19日讯(记者 唐植潇)近日有消息称,OPPO将会重启芯片业务,并且“有部分员工已经回流,加入到了车载业务之中”。记者就此事向OPPO方面进行核实,对方表示“不予置评”。特百惠(我国)数字与

600亿颗芯片!我国巨头正式宣布,美媒:**也没料到制裁这么快

我国芯片市场与美国依赖我国的集成电路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拥有庞大的需求和巨大的增长潜力。我国的电子消费市场一直在迅速增长,包括智能手机、电视、电脑和各种智能设备等,这些设备都需要高性能的芯

最新手机芯片天梯图:A17、华为麒麟9000S,排在什么位置?

近日,最火的两颗芯片分别是苹果的3nm芯片A17 Pro,虽然很多人吐槽它较上一代提升不明显,但论性能,可以碾压任何安卓芯片,甚至是领先2代的。另外一款芯片,则是华为麒麟9000S,当然,这颗芯片工艺

韩国芯片连续13个月暴跌,尹锡悦指责我国不采购,外媒:自食其果

据韩国媒体称,韩国的半导体出口额已经连续暴跌13个月了,比去年同比下降了28%左右。韩国政府急的焦头烂额。尹锡悦政府竟直接甩锅我国,话里话外都是指责,他认为韩国半导体卖不出竟是我国的原因,我国应该帮助

我国突破芯片瓶颈将影响全球秩序?美国很担心,指出我国关键弱点

我国在芯片半导体领域一直深受美国的**,通过贸易制裁的方式阻止高端芯片进入我国市场。这样的举措一度造成我国芯片领域发展断档,不过随着我国科技企业近几年的突破,目前我国已经在芯片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没有他,我国芯片发展至少要**十年?

前几天,华为一声不响的上线了mate60系列,带着麒麟芯片9000s强势回归,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华为麒麟芯片**背后,我们不该忘记这位老人—张汝京。我国半导体之父,为回**造芯片,被开除**户籍,

陈清泰:未来汽车颠覆传统,50%以上的零部件体系面临重构

【有车以后 资讯】“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性,使传统零部件体系的50%以上都面临重构。”12月16日,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上,我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智能汽车的价值链

「姿势」一辆汽车由多少个零件组成?保证你说不清...

投稿点这里汽车有多少个零件?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十分确切的标准答案...据估计,一般轿车约由1万多个不可拆解的**零部件组装而成。结构极其复杂的特制汽车,如F1赛车等,其**零部件的数量可达到2万个

全球最大的10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都是世界500强 无我国企业

【卡车之家 原创】美国《财富》**每年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是以营业收入数据对全球企业作出排名的榜单。2017年“世界500强”榜单中,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厂商共占据33席(除去大型工程车辆企业),

汽车零部件企业哪家强?除了博世**还有这些名字你一定耳熟能详

文:懂车帝原创 李德喆[懂车帝原创 行业]9月18日,由《我国汽车报》主办,罗兰贝格协办的2019汽车零部件“双百强”企业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在两份榜单中,博世、**、电装位列2019全球汽车零部件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产业链

行业现状(Reference:产业运行 | 2021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中汽协预测: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700万辆,新能源销量超过550万辆(Reference: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乘

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核心技术都被他们垄断,自主遗憾缺席

提到电影,我们会想到张艺谋、冯小刚,而很少会想到幕后的制作人;提起流行乐,我们会想到周杰伦、萧敬腾,而很少会想到背后的作词人。台前台后,一幕之别,知名度往往相差甚远。车界又何尝不是如此,知名车企我们都

高清汽车各零部件构造图,看完你就是汽车专家!

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即将举行,大批中企强势回归!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陶震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经过3年疫情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通信展今年有望再现往日盛况。2月27日至3月2日,由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主办的20

太空新赛道:6G时代的卫星通信,究竟是什么?

近日华为、苹果争相推出手机卫星通信功能,成为一大亮点,不少手机厂商也将目光投到卫星通信。放眼未来,手机直连卫星的卫星通信服务将是大势所趋,也是6G时代的重要标志。华为以“北斗三号”为依托,率先把“卫星

光纤#光纤通信

国内企业在光通信产品的参数测试过程中,通常使用国外的先进测试设备。然而,这些测试仪器之间往往是孤立存在的,需要手动调试仪器并通过旋钮、按钮和人眼观察波形或数据。这不仅*作繁琐易出错,而且测试效率低下。

龙头20cm涨停,7天股价翻倍!一文看懂卫星通信前世今生及产业链

卫星通信概念股华力创通今日再度强势拉升,截至发稿,该股股价20cm涨停,7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近113%,现报23.52元续刷阶段新高,总市值155.9亿元。消息上,有媒体从供应链获悉,Mate 60 P

工信部: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实现网络层面的移动通信号码归属地变更的条件

针对网友提出的“电话号码归属地更改”建议,工信部近日给出了官方回复。此前,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向工信部留言称,“现在电话都是实名制,电话号绑定的***及一些主流的软件较多,更换号码后造成一系列问题

AD
更多相关文章